歡迎來到77779193永利官网現在時間是:
研究生教育

[大讨論] 研究生教育改革之我見

來源:王樹梅 編輯:萬融 發布時間:2021年03月01日

     2020年7月29日,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召開,這标志着我國研究生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。2020年9月,教育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财政部聯合發布《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》,對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、完善全國研究生培養工作明确了思路。優秀人才是強國之本,研究生教育則是為國培養優秀人才的重要一環,因此,研究生教育必須緊跟國家現代化步伐,針對目前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革。

1.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學以緻用

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中指出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,即将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決戰脫貧攻堅的基礎上邁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,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迫切需要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。

作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一環,研究生的培養教育除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外,更應當注重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,學以緻用。當前,我國研究生教育總體來講重理論、輕實踐,重教學、輕科研,緻使相當一部分研究生雖理論功底紮實,但實踐能力差,無法将所學知識正确應用。作為一名研究生,在日常的學習和科研過程中,常常會有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感覺,隻知書本知識、論文觀點和ppt,不知風俗人情、知識的具體應用。另外,通過對自身和研究生群體的觀察發現,由于研究生群體絕大部分為應屆本科畢業生直升,既相當一部分研究生屬于從小到大一直在讀書的群體,因此這部分學生社會經驗較為淺薄,甚至個别學生生活常識亦是缺乏,這也是實踐經驗欠缺的表現,與我國研究生培養旨在為國輸送“德才兼備的高層次人才”目标不符。因此,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,應更加注重将學生的理論學習與科研實踐相結合,提高研究生群體的整體實踐能力。

2.連接課堂與工作的“斷層”,注重銜接

李克強總理在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中指出,研究生教育肩負着高層次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,是國家發展、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。他指出,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認真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決策部署,面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、人民群衆需求和世界科技發展等最前沿,培養适應多領域需要的人才。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,進一步優化考試招生制度、學科課程設置,促進科教融合和産教融合,加強國際合作,着力增強研究生實踐能力、創新能力,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更堅實的人才支撐。

對于人文社科類學科來講,研究生課堂學習大多以理論為主,課堂之外的調查實踐相對欠缺,對于理論知識在學成畢業後如何應用接觸并不深。因此,研究生教育改革應當緻力于連接課堂與工作之間的“斷層”,使學生不再處于一種較為迷茫的狀态下去學習,而是能夠更加清晰地理解自己所學知識在未來如何更好地發揮價值,如此,教學與學習、學校與單位、科研與理論能夠更好地貫通,畢業生在進入工作後能夠更快地适應、更好地銜接,發揮帶頭作用,以此來實現研究生培養為社會輸送高質量人才的目标。

3.提高學生創新能力,革故鼎新

孫春蘭在全國研究生教育會議中指出,以提升研究生教育質量為核心,深化改革創新,推動内涵發展。把研究作為衡量研究生素質的基本指标,優化學科專業布局,注重分類培養、開放合作,培養具有研究和創新能力的高層次人才。她指出,要加強導師隊伍建設,針對不同學位類型完善教育評價體系,嚴格質量管理、校風學風,引導研究生教育高質量發展。

當前,我國研究生教育應着力增強研究生實踐能力、創新能力,塑造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意識、培養其創新思維能力。相比較理工農醫等學科來講,人文社會科學各學科專業的實踐創新難度較大,因此,在這些學科内,導師應着重培養學生敢提問題、善于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識。另外,人文社科類學生培養更應注重結合國情和現實問題,讓學生們“沉下去”“走出去”,切實使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和學科專業知識與現實生活相接軌,增加社會經驗和人文思辨能力,以此為基礎,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。

習近平總書記明确指出,研究生教育在培養創新人才、提高創新能力、服務經濟社會發展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他強調,各級黨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視研究生教育,推動研究生教育适應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需要。高層次人才培養是國家發展、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,也是提升我國綜合國力、綜合競争力的重要途徑。新時代研究生教育須有為國培養人才之擔當,革除弊端,為國家現代化進程輸送人才。

文字作者:王樹梅


Baidu
sogou